近日,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刘俊祥教授及其合作者在CSSCI期刊《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题为《生态韧性治理的意蕴及其路径分析》的论文。
内容摘要:探索生态治理的具体模式,是因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以自然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为表征的现实困境构成了生态治理的重要掣肘,而对社会脆弱性的改造成为生态治理的工作重心。为此,引入韧性理论,建构生态韧性治理模式成为构建社会韧性、推动生态治理现代化的新思路。一方面,根据社会脆弱性所包含的制度要素、文化要素、主体要素以及手段要素需要,重塑生态治理在价值、目标和方式等维度的韧性,实现谋求持续发展、提升治理能力以及建构多元主义的目标价值;另一方面,生态治理韧性体系决定生态韧性治理的进程。为此,包含生态治理文化韧性、生态治理制度韧性、生态治理主体韧性、生态治理技术韧性的韧性体系要想实现生态治理的韧性建设,就要通过培塑正确理念、优化制度配置、建构共治网络以及拓展治理工具等具体路径来得以实现。生态韧性治理立足生态治理的整体视角,是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的新途径,有助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本文的研究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22ZDA066)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