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来自365bet体育、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的近20名专业教师参加了“武汉高校第一届国际政治类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讨会。”本次会议由365bet体育投注官网主办,该院国际关系学系外交学专业牵头承办。365bet体育投注官网副院长向运华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第一研讨环节围绕《国际政治学概论》的教学模式展开。湖北大学的熊兴老师认为,《国际政治学概论》是一门基础性、前导性的课程,在授课大纲中应对国际政治理论作全面的普及与归纳,同时设置一定数量的专题讲授环节,以增强该课程与实践相联系的特性。365bet体育的封永平老师指出,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部分章节内容仍然以西方中心主义为主导,需要结合国际形势变化,对国际政治新动向作出理论阐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李明月老师介绍了该课程的课时设置与教学经验,认为采取相应的重大问题时事研讨、运用智慧教室等教学软件,可以较好地提升课程教学效能。
第二环节的研讨主题是《国际关系理论》的教学模式。华中师范大学的胡宗山老师在总结十余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二次教学法”,认为对重要理论的多次、反复深入探讨是切实可行的教学路径。湖北大学的林娴岚老师与365bet体育的何祥武老师就教材的选用、理论流派的选择、理论讲授的深度与方式等谈了各自的见解,认为紧密结合国际形势变迁及学生的专业深造、就业意向等多维因素,可以在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案设计上作出更有意义的尝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臧扬勤老师从课时、学分设置等方面提出几点意见,认为《国际关系理论》课程应作为国际政治类本科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确保其足够的教学时长,进而保证学生理论分析能力的巩固与提高。
《国际关系史》的教学模式是第三研讨环节的核心议题。365bet体育的戴红霞老师认为,《国际关系史》是国际政治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客观上存在着时间跨度大,国别事务多等特征,对本科学生全面学习而言具有明显的挑战,因此,授课教师应理清思路、分清阶段、遵循主流线索、紧扣关键事件并结合重要国家及人物,对国际关系历史、特别是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进行抽丝剥茧式的教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刘明周老师认为,《国际关系史》与《国际政治学概论》等其他课程存在着互为依存、彼此支撑的关联,例如,从国际关系历史的角度解读国家实力和国际格局等基本概念,既能够强化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认知,也有助于其他课程教学时数的合理设置。湖北大学的外籍教师Aline对《国际关系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给出了良好的建议,一方面,在双语教学模式中,语言沟通有效性应作为核心考量因素,在各个环节予以落实;另一方面,shocking question等方式的引进,可以激发学生对国际关系历史的兴趣与求知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臧扬勤老师介绍了该校《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团队的分工合作模式,并对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切入点的教学模式做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合适的教材选用和明确的读书范围,均是本课程教学的必要环节。
在第四环节,华中师范大学的赵长峰老师、湖北大学的谢丹老师、365bet体育的冯存万、邢瑞磊、申红果、葛建廷等老师也对国际政治类本科专业新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
本次会议是武汉地区高校国际政治类本科专业为促进教学及学术繁荣而开展的一次积极尝试。与会老师一致认为,作为中部地区高校的国际政治类专业,应充分了解并适应国际形势及我国对外交流的客观要求,认识到自身的有利因素及限制条件,通过积极沟通、共谋发展、教学相长的合作模式,构建常态化、科学化的教学研究及实验平台,提升武汉地区高校的国际政治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最终实现我国涉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均衡发展。